早期「魄」的形神涵義及消亡
高瑞傑撰
關鍵詞:
形神- 鬼神- 陰陽- 魂魄- 輪迴摘要
「魄」往往與「魂」聯繫,多指代鬼神而為人所忽視。事實上「魄」字由月相孳衍而來,其「未盛」之形質為後來發展成魂魄觀念奠定了基礎,漢代又賦予「魄」以倫理道德涵義,凡此作為一種集體潛意識等待佛教輪迴觀念的呼喚,並為佛教思想盡快融入中國奠定了思想基礎。不過,此一轉變亦使其逐漸剝落原始形質之涵義,加之佛教傳入中國後引發的形神論爭,使其逐漸退出了形神關係這一論域。我們通過對早期「魄」語彙的演變進程,亦可覘佛教迅速傳入中國之內在理路。
出版
2020-07-30
許可權
一、來稿必須具原創性,並以未曾發表者為限,不得侵害他人著作權或一稿兩投,若有損及學術倫理之情事,作者自負其責。
二、來稿經本刊收錄出版,即視為同意將稿件以非專屬、無償授權,得不限地域、時間與次數、內容加以利用之權利。但保證著作人就此著作從未也永不專屬授權與其他法人或自然人。本件授權不影響著作人對原著作之著作權及衍生著作權,著作人並保留具名之教學研究、集結出版與網站等個人使用之重製改作與散布的權利。
三、作者同意其投稿之文章經本刊收錄後,無償授權本刊以數位化或電子出版品方式儲存、發行;且得將數位化資料儲存於本學會之資料庫,以網際網路等公開傳輸方 式,提供民眾利用;並同意本著作得再非專屬、無償授權本學會所開發或建立之各資料庫系統、或收錄於第三人所建置之相關資料庫中,並得為重製、公開傳輸,透過網路提供服務、授權用戶進行檢索、瀏覽、下載、傳輸、列印等行為;為符合資料庫之需求,並得進行格式之變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