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治時期熊谷良正《臺灣語之研究》的幾點觀察
林香薇撰
Keywords:
日治時期, 多義詞, 漢字, 熊谷良正, 語法功能Abstract
本文從熊谷良正臺語著作《臺灣語之研究》(1931)入手,透過對「予hōo」、「共 kā」、「佮kah」、「落loh」、「愛ài」、「親像tshin-tshiūnn」等詞彙的探討,觀察該書漢字書寫與語法功能、多義詞的義項畫分、漢字與形音義關係、詞彙與語用分工等問題,並與陳輝龍的《臺灣語法》(1934)、小川尚義編的《臺日大辭典》(1931~1932)相互比較,以釐清日治時期熊谷良正的臺語運用,並呈現他對臺語研究的貢獻。
Published
2020-07-30
License
一、來稿必須具原創性,並以未曾發表者為限,不得侵害他人著作權或一稿兩投,若有損及學術倫理之情事,作者自負其責。
二、來稿經本刊收錄出版,即視為同意將稿件以非專屬、無償授權,得不限地域、時間與次數、內容加以利用之權利。但保證著作人就此著作從未也永不專屬授權與其他法人或自然人。本件授權不影響著作人對原著作之著作權及衍生著作權,著作人並保留具名之教學研究、集結出版與網站等個人使用之重製改作與散布的權利。
三、作者同意其投稿之文章經本刊收錄後,無償授權本刊以數位化或電子出版品方式儲存、發行;且得將數位化資料儲存於本學會之資料庫,以網際網路等公開傳輸方 式,提供民眾利用;並同意本著作得再非專屬、無償授權本學會所開發或建立之各資料庫系統、或收錄於第三人所建置之相關資料庫中,並得為重製、公開傳輸,透過網路提供服務、授權用戶進行檢索、瀏覽、下載、傳輸、列印等行為;為符合資料庫之需求,並得進行格式之變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