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期目錄
-
第17卷第2期
卷 17 期 2 (2020)目錄
專號引言 王俐容
專號論文
以系統性文獻綜述談人工智慧時代下的勞力取代 葉俶禎、黃子君、張媁雯、賴志樫
機器學習與日本研究的對話:以中國社會科學院《日本學刊》為例 邵軒磊
研究論著
帆足萬里《入學新論》的儒教觀 工藤卓司
從牟宗三道德形而上學角度分析和辻哲郎人間倫理學與孟子五倫之關係 譚家博
研究紀要
-
卷 16 期 2 (2019)
目錄
研究論文
林 冠群
蔡 至哲
論中村惕齋《筆記詩集傳》對朱熹的繼承與發展──以「興」體詩為中心
史 甄陶
蕭 燕婉、菅原 淳子
鄉誼與協力:回應帝國日本的同化教育──長見義三的樺太小說〈和人教我的事〉
劉 淑如
-
第18卷第2期
卷 18 期 2 (2021) -
第17卷第1期(總第33期)出刊
卷 17 期 1 (2020)目錄
研究論文
郭 嘉輝
吳 政緯
求經、刊刻與傳承脈絡:漢文律藏在越南──以十八世紀名僧性泉往鼎湖山求經為例
阮 蘇蘭
胡適的哲學史研究在越南的影響:以吳必素的《批評陳仲金的《儒教》》一書為例
阮 壽德、阮 英俊
研究紀要
李 淑珍
-
第19卷第2期
卷 19 期 2 (2022) -
第18卷第1期
卷 18 期 1 (2021)目錄
專號引言 王俐容
專號論文
人工智慧時代的媒體素養──人機傳播觀點的初探性研究 林玉鵬
人工智慧科技在臺灣新聞傳播領域之運用與發展 周昆璋、廖執善、蔣旭政
批判大數據現象:全球媒體與科技巨頭壟斷市場的危機 蔡蕙如研究論著
祈戰死與「肉彈」美學:論晚清小說「武士道」文學敘事的層層展演 朱芯儀
歷史比較,比較歷史:試論重新檢視印度與中國數學案例的必要 博佳佳 -
第19卷第1期
卷 19 期 1 (2022)研究論著
中國風土和人間的多元性:論和辻哲郎的《風土》的中國文化觀 譚家博
「本來性—現實性」視座下的李卓吾——荒木見悟研究中作為試金石的「異端」 劉思妤
《史記•孔子世家》中「孔子不用」發微 徐威雄、李如意
越南日語規劃政策中的家長因素 黃秋月、阮文龍